網路評論的多元性

昨天和朋友在討論一件事情,那就是表演藝術評論文章在這個時代的變化。


一篇文章要如何才能稱為評論,顯然每個人的定義是不一樣的。對於專業評論而言,是有一個明確的界定。但是對於一般的大眾來說,文字本身即是感覺留存的載體,雖然他們無法使用精準的語彙,但是對於一個表演者來說,觀眾的每一個回應都是珍貴的,即便是一個字或是漫篇的髒話。


過去,文字只是為了紀錄國家的歷史,因此文字的使用權就落在當時的官員身上,平民百姓幾乎個個是文盲。到了民主時代之後,文字的使用權仍然落在知識份子身上,亦即有文字能力才能寫文章,所以這些文字工作者身負的重任即是為人民發聲。但是話語權其實依舊是在其知識份子身上,所謂的"人民"也僅止限於作者生活的周遭。到了現代,網路媒體越來越多,當主流媒體報的都不是人民真正要的時候,他們轉而去找自己想要的,甚至轉而自己成為媒體來書寫。


在台灣,表演藝術的評論現象和其他領域的現象是一致的,非極大便是極小。例如劇院,不是大如1522人即是小到200人,往往很難看見中間值的場地。位高者擁有足夠的資源、收入以支撐自己的話語權,而位低者則是一直在小圈圈打轉,中間永遠是沒有過度的。


原本,專業評論、雜誌報業、閱眾三者是共生循環的狀態,卻也因為網路自製媒體的關係,書寫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多,以往的高低線性的關係,也因為書寫內容的變化產生質變,現在,我們看到了評論的可能性是立體而且豐富的。當然,評論立體化的同時,其實也擠壓了傳統專業評論的生存環境,如同雜誌報業一般。因此常常可以聽到專業評論批評素人評論的不專業觀點,或是流於個人情感的主觀言論。但是,身在現代的我們已經漸漸明白,即便是紀錄片,這一直以來公認的客觀影像,都可能因為鏡頭角度、剪接的不同而影響觀感,亦即絕對的客觀是不存在的。

但是,在這樣的反應可以得知一個重點,如果專業評論的文字無法與素人有所差異,那麼就枉費報社的稿費,因為經過報社的篩選之後,留存的是菁華文字,閱眾原本也是如此篩選。但是網路就如同一個巨大的共產國家,將其固有的身份、權力全部打散,每個人全部打回原形。


當網路上免費文章的數量多到一個程度時,這些所謂的精華文章都變得只是一撮資訊流,每個人都有話語權,因為這些被稱為"觀眾"的身份,背後其實是不同的職業所構成:學生、導演、專業評論、詩人、公務員、媒體工作者等等,當這些人看完了一個演出,願意分享自己的想法,而非被限制於某種"評論標準",那麼創作者本身就可以看到所謂"觀眾"回應的全貌。而對於閱眾來說,能接收不同觀點的評論也變得更吸引人。

那麼,身為一個專業評論漸漸需要做的不是繼續鞏固傳統媒體,而是試著去除老我,試著建立屬於自己的文字媒體,並且找到一個讓自己的文字得以獲得利潤的方式。這樣才有可能以不斷進步的方式迎接新的時代。



2 則留言:

Messenger 提到...

文字評論有其階級性/周力德

文字評論有其階級性,因為,用文字表達意見,本身就很有階級性。

這與承載文字的媒介無關。如果你的文字發表在報紙,或者發表在網路,那你通通都是用文字在表達意見,只是前者是發表在報紙,後者在網路。不會因為你發表在前者,你就比較高貴,發表在後者,你就比較庶民。

因為,願意用文字表達意見的人,有能力用文字表達意見的人,始終是特定的族群;這些人會用文字作為工具,或者習慣用文字書寫心情,抒發感情。文字是他們的生活態度,階級性就在這裡。

這與評論的專不專業無關。那些所謂不專業的評論,表達的工具也是文字,和那些所謂的專業的人並無兩樣。

最沒有階級性的評論是肢體語言。看完戲以後,如果爽,我用力抱你;不爽,我推你一把。生疏一點的,就握手,或者禮貌地拍拍背。這也是評論,最沒有階級性的評論。

但文字不同。如果文字因為網路的使用而變得沒有階級性,那麼,我們演出完以後,應該會在網路上收到和觀眾人數一樣多的評論才對。也就是如果來看戲的有200人,那麼回應文章應該有200篇,至少也該有150篇。但,事實顯然並非如此。

原因就在於,文字,是特定的族群會使用的表達方式,文字評論也是如此。網路的評論再怎麼多元,只要使用的是文字,就有階級性,這是無法避免的。

如果去要求一個不喜歡寫字的人硬要寫些什麼,發表他的意見,那是另一種暴力。可能他也寫不出什麼來。

既然網路有諸多的形式,評論當然可以善用。例如隨興幾句的錄音,肢體語言的拍攝,都可以是評論的一種,而未必是文字。因為,文字,有其階級性;文字評論,也就有其階級性。

張騎米 提到...

同意,前一段時間在做「希望的豐收」(青少年被壓迫者劇場的書寫)整理,回收到的"回應"就非常多元,有文字、圖畫,而且也被提醒「一個字也沒有寫的,才更要特別注意」

網路評論的多元是包括了文字以外的各種形式,謝謝力德補遺。

分享 轉換為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