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戲劇聯演 澳門《羅密歐》


「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在許多文青的記憶裡面一定是不會少的,特別是就讀戲劇系的,這個故事已經是老到不能再老,卻還是得不斷地被拿出來緬懷莎士比亞的大作。不過對於像我這種對莎士比亞不太熟悉的觀眾就不太有效了。

觀賞之前,我也問自己,為什麼單單看澳門的,卻不看馬來西亞或台灣的演出?如果時間允許,我的確會很樂意去看這四個演出,即便是兩齣台灣的我已經看過。

觀眾入場時,演員就在場上暖身。一開場,就是數個男人衝出來,用不同的語言爭著要當羅密歐的角色。廣東話「偶黑囉麼歐」,英文「I am  Romeo!」,廣東台語「哇喜羅密歐」,廣東國語「我是羅密歐」等等。至於茱麗葉則是全程廣東國語。許多觀眾笑得很開心,觀眾的這個笑不是因為他們爭相成為羅密歐,而是那個不標準的廣東發音。這個開場就像是馬英九為了要讓人看起來更親民,用台語說的各種口號,而台下鄉親都邱嗨嗨一般。當然,也暗示了各種語言、各個國家的男人都想搶當羅密歐這個角色,似乎也展現了全球化的宏觀,只不過落實在演出本身卻因丑化而失焦了。

接下來,便回到莎翁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劇情,大家也沒繼續爭了。演羅密歐的還是演,演他朋友的也還是演朋友,演神父的還是演神父。畢竟飯還是要吃,路還是要走。開場的爭執也不會改變帥哥還是演羅密歐的。整部戲就在原著「羅密歐與茱麗葉」裡面插入一些"可能有趣"的觀點下進行,至於沒有觀點的話,就依照中文翻譯本直念出來就好。因此戲裡面的劇本語言其實也是非常混雜的,既有原著,也有不知哪兒來的創意對話。忘了說,演員在沒有戲的時候,就坐在舞台上的角落,當成觀眾看著演出。這是一個具有布雷希特式的疏離劇場扮演著莎翁的名著!

最後,因為羅密歐得死,所以演羅密歐的角色不想死,想給別人演,最後造成大家都不想當羅密歐了~暗喻當愛情遇見現實的困難與殘酷時,原本爭相的美麗卻變成燙手山芋般的醜陋。

既然是布雷希特式的疏離劇場,觀眾其實也蠻疏離的,比較熱鬧的還是後面一排馬來西亞的團體。期間笑聲不斷,舉凡話說得不好的地方,都可以聽得到熱絡的笑聲,讓整個場子被充滿了歡笑聲。

演出後的座談會是比較讓人有精神的。導演表示,他們十年前都還是國中生,那時就已經合作到現在,現在他們有些都已經在香港演藝學院唸書了。至於為什麼會有這部戲的出現,就是因為他問這群演員最想演的內容是什麼?「愛情」。那麼能代表愛情最家喻戶曉的劇本就是「羅密歐與茱麗葉」了,所以這部戲因此而誕生。這些Idea 都是他們所想的,導演則像個大哥哥帶著他們的想法來做整合。

一起去的朋友聽到這個,就表示,又是一個沒辦法批評的理由,因為這些都是"青少年"的想法,所以不能戳破。就像"真人真事改編"一樣,扣上這個帽子還批評的人就是不對,就是沒同理心。我心想這也沒錯,社會上很多人都是需要鼓勵的,特別是「大眾認為的弱勢」更是不能被罵的,不然就會有很多Anonymouse 舉起正義的旗幟搖擺,你怎麼還好意思那麼嚴苛批評責罵阿?認真就輸了,一點也沒錯。想贏嗎?那就不要戳破這美麗的社會。

另一位朋友則表示,又是被學院派教壞的演員和導演,只有一種表演方式,卻自以為很會演。

然而,于善祿老師則提出一個感想:在全球化的時代,是不是也要加重在地化的經驗(這是筆者的印象文字,可能誤讀)?的確,看完這個《羅密歐》之後,我又問了自己為什麼要看這個演出?如果我到了澳門旅行三餐還都吃麥當勞,那我不是太愛麥當勞就是根本不想吃澳門的食物了。因此,從這個《羅密歐》的演出,我可以從裡面認識到,澳門的青少年(十年後的)想的都是愛情以及都很熟悉「羅密歐與茱麗葉」,澳門人真是浪漫~~

2 則留言:

提到...

喵,我無名的部落格沒在更新了
搬家很久囉!

張騎米 提到...

對後~都沒注意到,來換一下

分享 轉換為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