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來香港演出香港藝術節的「聖荷西謀殺案」,我飾演一個台灣人...”飾演一個台灣人”??是的,劇情是講一群華人在美國生活的故事,其中有大陸人、香港人、台灣人。我只有短短的一場,以及多演一個快死的人,哈!我覺得相較之下,演那個屍體比演個台灣人簡單多了。從來就是在台灣演出,從來也沒想過「台灣人」這個標籤是怎麼被標記的。過去曾演過敲天堂之門,雖然也是相對的台灣演員,但是身邊盡是台灣人,因此人在異鄉的感覺並沒有這麼明顯。而這次,身邊也只有我自己是台灣人(大陸人其實也是香港人演的),所以很奇妙的,這次我遠離自己的家算是很久了。
其實如果是單純地演其他的角色,我可能沒這麼複雜的情緒,但正是一個台灣演員演一個台灣人,並在戲中大談自己對於兩岸三地的看法,而這個看法還是切合自己的。這讓我感到如履薄冰,該如何才能把”台灣人”表現出來呢?我們看大陸人:高大、嗓門大、不拘小節。香港人:身段柔軟、除了國語什麼都可以說的好、速度快。
當然,並不是能夠滿足這些外在因素就可以把這些角色詮釋好,只不過,平常當我們詮釋角色的時候,都是用我們當地的角度來看一個角色,其實從來也沒有思考過這個角色在國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樣子?
就像該死的,美國總是覺得華人就是小鼻子鳳眼似的,卻不能看得出來我們之間的差別在哪裡。其實,對我們來說也是一樣的,美國,不就是黑人和白人而已?NBA、大聯盟的時候,除非有研究,否則誰分的出來誰是誰?都一樣黑、一樣白。
最近享譽台灣的海角七號進攻大陸市場,但是因為被剪了那些台灣俚語,因此整部戲並沒什麼好評,我其實也是最近看海角七號的,我大概是全台灣最後幾個看的了吧?這半年身邊每個人用了各種方式都看到了海角七號,連圈圈都看了DVD....。有夠難看....整部戲有一種氣悶的感覺,讓我非常驚訝,原來這是我們感到自豪的電影。當然,我的看法從來就是看不得別人好,總是喜歡澆人冷水,自己的東西又沒好到哪裡去。對我來說,裡面的元素是集合了會讓人感動的橋段,來包裝劇情裡面要說的東西,但是劇情裡面要說的東西卻被那些橋段給稀釋,因此,像我這類很容易就不耐煩的觀眾,看到那些老套的橋段自然就免疫,貧弱的劇情內容也就看不出深度以及國際感。「媽的!看電影就是娛樂!還講什麼深度啦!」唉...也是啦....只是我還是一樣的觀點,如果電視能作到,就不要作電影或劇場。海角七號的國際感應該比較適合放在公視人生劇展這類適合全台共有的。但是!能受到青睞總是好的啦!我們恭喜魏德聖導演。
回到台灣來,上面這件事讓我思考,咦?為什麼我們需要名揚四海?為什麼從小就覺得好像要出國跟人比賽?為什麼我們總是要得第一名?經濟也要第一,設計創意也要第一,工作時間最多也是第一,做愛最少也要第一。哪那麼多第一給我們阿?除非我們自己頒給自己囉!
相對於其他國家,我們除了那些有名的美國、日本、英國、法國、中國、香港等等地方,我們到底還知道哪些國家?那些不起眼的國家就像是在班上不會被記得的那些人,為什麼「台灣」不能成為那些人?其實看我們的朋友,我們也就是那些不起眼的人了。但是不是因為台灣需要在班上被看見?是不是因為台灣功課要第一才會得到老師的嘉獎?
台灣之光,台灣之光,台灣為啥需要光?在這第一的背後我們失去了什麼?我們只看得到”第一”,卻沒有看到第一名以後的那些人在做什麼。所以我們從來就只能單打獨鬥,因為第一名只能有一個,如果群體合作,就無法得到第一名。這是我想跟那些已經畢業很久、工作很久、甚至當父母、官僚很久的那些所謂低年級同學說的:你他媽的不要再要我們得第一了!!因為你們無法跳離自卑的孤島情節,搞死了多少青年的青春,只為了完成你們當代無能的夢想!!現在你們眼中無用的高年級,正是反應你們自卑所衍生的自傲所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