膚色的時光觀後感

演出單位:莎士比亞的妹妹的劇團
觀賞日期:2009年4月17日晚間19:30
演出場地:信義誠品6樓

實在太囉唆了!
我就像是那隻猴子被編劇的綿綿細語穿腦入腸,痛不欲生
如果西遊記要找演員,編導王嘉明是唐僧的不二人選

我說,不知道是我老了還是王嘉明老了,怎麼他的戲話越來越多?!
我問,BABOO說,是我老了,因為年輕人很愛,不斷地講,講到你懂...
我說,結尾怡君衝向鏡頭說的那句「愛死了」
當時我的雞皮疙瘩瞬間起了水泡,現在已經脫皮。




不過從9成5的觀眾人數來說,這部戲相當成功,而且反應也相當好
但宣傳似乎應該加一句「28歲以上,謝絕入場」
我看完後第一個感覺是太囉唆,好像40分鐘的戲,花了4倍的時間來作

回到家,慢慢沈澱下來,漸漸有一種蜘蛛吐絲交織成一片皮,把我包起來
把我的眼睛包起來,把我的耳朵包起來
讓我積極想看清的眼睛模糊,想聽明的耳朵消音
這就是他這幾年從賣摳開始一直在說的膚淺與真實

我想我真的老了,抑或說是我不知不覺落入了老我固執的陷阱,就像那些歐基桑不小心看了「命中注定我愛你」然後摸摸頭,就像那些小弟弟小妹妹轉到「鳥來伯與十三姨」,哼的一聲轉去「康熙來了」;就像那些常講劇場是看不懂的觀眾一樣。

那麼我到底想看懂什麼?我到底想看清聽明什麼?明知這世界不就是無法讓你看到全貌嗎?為什麼自己還要執著於自己想像世界的幻象?我其實也只是劇中的那個EYES,活在自己虛構的世界裡。我想看清真相,所以窺視別人的想法。但是在這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真相,誰又能真正地瞭解另一個人呢?

那麼我到底要逃避什麼?我到底想找到什麼?明知這世界怎能讓你找到什麼?為什麼一個人步了數百公里,只為看斗南那片青翠的田。我其實也只是劇中的小莫,那以為可以看穿世間而逃離,卻死在一顆簡單不過的愛情魚肝油。

12位演員包著如霧般的一層薄膜,我直到謝幕場燈大亮才看到他們的臉,或許宣傳上已經夠多臉了,所以演出時只需要看到輪廓就夠了。

演出過程中,我好期望舞台上的那面牆最後會整個消失,然後可以對望另一面的觀眾。我不也是對面的其中一個嗎?不過沒有,一座木製的巨牆要如何瞬間消失?它從開始到結束就是這樣靜靜地,靜靜地樹立在那裡。數十個場景其實還是靠著其他的部份來展現,和宣傳中讓我想像的"數十個場景"有點不一樣就是,那樣的說法,好像一個空台也可以呈現數百個場景。但,舞台還是非常的精彩,我非常喜歡,簡單卻多層次,特別是那面牆是一片未上漆的木板,既有膚色感也有裸露感。而且燈光幾乎全場用直條狀間隔的方式來投打,與舞台那牆的橫空間有交錯,有交織,有模糊。但是演員換場或快速走動時接觸地板的聲音實在會破壞那模糊的柔滑感就是。

但,我想讓我無法進入的或許不是那些技術的不清,而是我好像沒辦法相信眼前演員飾演的角色存在,好像才剛拿到劇本不久就要演出了。每個演員說出來的每句話都像是演翻譯劇一般,當然,我可以去想像,這就是這部戲如此夢幻的感覺。因為,當你看完戲之後,你會記得戲裡面許多精彩有趣的對話、畫面以及聲音,卻不會記得演員的容顏也說不出來誰演得如何。

也正如同現在的資訊一般,人們只需要全世界的資訊流過自己的身體,所以需要大量快速而且不需修飾地送過來。我不需要記得是誰說的這句話,也不需要知道他和我的關係,他可以是任何一個陌生人,我不需要賦予感情在單一角色身上,沒有主角,沒有臨演,甚至不需演技。它個別角色已經簡單到任何人都可以演,因為這是由全世界交織的故事,演員不用創造幻覺,因為我們早以身處幻象中而不自覺。

這部戲就是這樣的一股資訊流,它屬於愛情的資訊流,所以它如此龐大,如此綿延不絕。所以,用蜘蛛絲交織的這一片皮膚來形容這部戲,似乎真的蠻恰當的。

驚悚、推理最後要探討的正是存在,或許這部戲比較適合多人一起看,看完之後就可以把彼此看到的和別人拼起來,也許這個時候,殘缺的角色就出現了。

還有一個一定要提,小蜜蜂的品質和音控的專業。如果看這樣的一部戲,不斷聽到小蜜蜂的撕裂聲,或是唱歌時EQ沒調好導致太乾...那真是一個折磨。

中場休息時,碰到一個老前輩,他也很誠實的告訴我他看不懂他們的關係,我事後則是想像,一個平常不看偶像劇的人,要他在三個小時一次看三、四部偶像劇交疊起來的關係、畫面,這何其吃力!?

散場後和朋友聊,朋友說,編劇是個好多愛的人。嗯,我想也是。若用戲中人格每個都是編劇來看的話,編劇就像是分秒活在愛裡面的。唉呀~所以我才覺得他好囉唆阿~真是囉唆!
嗯?難道....是因為我也是天仔?喔~~天阿...

沒有留言:

分享 轉換為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