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緞帶是我今年唯二的首輪電影,阿凡達是還沒看的另一部。
為什麼它值得花我們540元來看?阿凡達3D也就算了,我好歹有個藉口說不看3D版不如看二輪。而且事實上是我從來沒看過3D的院線電影。
那麼,為什麼?
因為有個教友告訴我:基督徒都應該看這部片,在這部片裡面可以看到撒但的真實樣貌。
衝著這句話,我就願意花個將近三倍的錢來看了。
一開頭的畫面漸亮,就讓我有一種震驚且想哭的感動。它是一種慢到你無法發現的漸白,隨著述說者的語句由黑漸白,像是從黑暗世界裡面漸入到一抹白色村落。
這是一個黑白片的時代,看著看著腦袋會想把它銳利的灰階塗上顏色。是個非常隱晦的時代,就是那種隱惡揚善的時代。隱到如果沒有兩人仔細看,可能根本就會什麼都沒看到的。我最愛的就是導演不用任何炫目的技巧,只用一種平實到了不可思議的一鏡到底,然而這樣的鏡頭卻富含了各個符合主題的小世界。
有一幕是這樣的,牧師娘帶著女兒和領養兒馬丁進房門問話,鏡頭從睡房轉至走廊,然後到書房,看著他們把門關起來,而觀眾就在這門外靜候;大約30秒鐘,馬丁開了門,到睡房拿了小鞭子又轉至書房,把門關起來。繼續看著安靜的門,白色的門,聽著白色門後的哀號聲。牧師最小的兒子和我們一樣偷偷地看著這一幕進行。
這一幕讓我驚豔萬分,不要說這沒有剪接的鏡頭,光是看著那寧靜的白門,我就震攝到了。畫面在這裡從來就沒有靜止過,它一直在背後運行著,只不過乍看之下被門掩蓋了。即便是最小的兒子都知道門後雖然看不到,卻是恐怖的。
而且,這部電影同時也明白地展現父權所造成的恐怖世界。那一幕,男爵請村民吃飯的那一幕。有一個畫面是一桌男士與女侍要酒喝,看似平常,卻隱藏了滿滿的擁權者的輕蔑。那個畫面裡坐在椅子上的幾乎都是男人,服侍的都是女人,能夠坐下來的女士則是因為有了丈夫。這個畫面真的一點也不起眼,可是卻又展現了一種同樣的權力關係。
這片有趣的是,裡面不盡然說偽善,還有人味在裡面。就像牧師心愛的鳥被剪刀插死,他的小兒子卻帶來了那隻原本受傷的鳥送給牧師,因為他知道牧師很難過。只是,從這裡就看到了牧師的脆弱比小兒子還不堪,不堪的不是小兒子走了之後牧師的哽咽,而是最後老師到牧師辦公室講話時,牧師在前面高談闊論仗義直言斥責老師的誣陷,後面鳥籠靜靜地關著那隻原本應該屬於自然的鳥兒。
戲的落幕又回到開頭極度漸慢,進入全黑。這樣的漸黑就像是人心一般,一不注意就變色了。
整部片從小結構到大結構層層扣合,包括對話、顏色、轉場、畫面、演員氣質以及後面看不到的東西。這讓我再再想到電影導演這個工作,真是統合各部門的藝術。而且實在值得一看再看,因為有太多太多冰山在裡面,只有浮出小小的頂端。一不小心,就會沒看到那小尖端而略過。我就略過了不少...殘念!!
這部片的確,基督徒要來看,佛教徒也要來看。應該是說,那些以為宗教是叫人為善的都應該來看。當你舉著宗教為善的名義行排他之時,當你舉著正義的名號行屠殺之實,當你舉著大人的身份行幼兒都不恥之行。我相信神,我相信佛,但我不相信因相信所帶來的偉大,因為對我來說宗教只是要人懂得自己有多小,有多無力。
4 則留言:
為什麼人
必須感到無力和渺小
精神的高度發展和同理心
不就是人的偉大嗎?
宗教如果目的是讓人感到無力和渺小
不也就只是認為自己站在正義的一方
一昧地做道德上自己心安理得的事情
不重視自人與人的關係和倫理得到的肯定
嗯,謝謝路人的回應,你的回應讓我思考許久,或許我的用字還要再順一些。我以前也覺得人的偉大應當如此,而且人有太多偉大之處。所以老實說,我過去對宗教並沒什麼好感(不至於厭惡),這些不過都是人所建立的。但當我認識了這些宗教的道理之後,讓我明白中文"人"這個字真是神之手,兩個互相依靠的個體就是"人",少了任何一個都會倒下。然而,宗教正是讓我們明白宇宙之大與人之渺小(當然不是必然非藉由宗教的管道)。當明白自己渺小的時候,才能看到他人的偉大,而這樣就沒有所謂"正義的一方"了。再次謝謝路人的回應。
http://litechou.blogspot.com/2010/01/blog-post.html
我也一度有覺得「居然可以這樣拍?!」的詫異感咧!和「撒但的情與慾」感覺可以是一黑一白的對照
張貼留言